11 月 2025

分類
最新消息

2025年11至12月份溫馨提示

分類
家長園地

如何培育富安全感的孩子

202511_如何培育富安全感的孩子

撰文:美國遊戲治療協會註冊遊戲治療師(督導)註冊社工陳子慧

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安全感謹次於生存需要之後,是人類第二個基本需要。兒童如安全感不足便會出現很多行為問題。因沒有足夠支持放心去探索世界,亦沒有足夠信心相信有人可以提供安全的保護,於是便以不同問題行為發出誤導訊號以表達情緒需要。很多時家長以為孩子有行為問題便更加嚴厲地管理行為,但往往適得其反,令孩子的情緒需要更不被滿足。

多年的研究均發現安全感建基於與照顧者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調整情緒的能力較高,會自己解決問題,有較高的自尊心及同理心,有更好的社交能力及能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但如何可以與孩子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卻是很多父母的困難。

瞭解孩子的需要

孩子有時需要自己探索世界,運用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有時卻需要父母的幫忙去調整情緒。父母要知道何時放手,何時伸出雙手提供擁抱與支援需要仔細地觀察孩子的需要。年幼孩子於公園玩耍時會走得很遠,想要自己探索世界,較年長的會在父母監管功課時表現不悅,都是需要父母放手支援探索的需要。但當孩子跌倒痛哭又或者是因不懂做功課而困擾流淚時,便需要父母協助調整情緒的時候。

202511_如何培育富安全感的孩子

與孩子同在

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通常會嘗試儘快想辦法處理。但與孩子同在卻是孩子最需要的,而且最能夠有效協助孩子建立調節情緒能力。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只需要陪伴孩子,接納及同理孩子的情緒,講出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感覺父母的接納與明白是安全依附關係的基礎。

作個堅定掌控的父母

父母會以為明白孩子的感受便失去掌權能力,但正正相反的是,父母其實需要在明白孩子的情緒感受同時掌控限制才能給予孩子安全感。如要離開公園時孩子因不捨而發脾氣,父母可以明白孩子感受,同時也要堅定離開。或者孩子因感到功課困難經常拖延做功課的時間,父母可以明白孩子的困難但同時需要執行拖延做功課的後果。所以,溫柔而堅定的父母才能讓孩子感到安全。

瞭解自己的成長如何影響自己當父母

我們從父母學習如何當父母,也同時背負著童年的包袱。當我們於與孩子相處上出現困難時,或多或少都與我們自己的成長有關。有些父母自己成長時父母因忙於工作而沒有時間陪伴,當自己成為父母時便會付出更多時間給自己的孩子,但當時間付出了卻要面對孩子仍然有很多情緒而自己卻沒有情緒被滿足及瞭解的經驗時,面對孩子的情緒時便可能受自己的情緒影響而未能滿足孩子的需要。所以,父母先瞭解自己的成長如何影響自己,然後才可於與孩子相處時重新調節自己,細心觀察及回應孩子的需要。

分類
家長園地

玩耍與玩具

202511_玩耍與玩具

羅乃萱:玩耍與玩具

孩子,記憶中你的童年,是很少跟我要求買玩具的。不知這是否跟童年那趟,我帶著你離家出走到「歡樂天地」有關。

你還記得那趟,跟你站在那一隻只毛公仔的面前。編造了不少故事,說凝凝要帶它們回家,他們哭著說「不想離開自己的家」。結果,你信以為真心軟化了,不再向我哀求買毛公仔了。但也讓我們知道,毛公仔是你的至愛,所以每逢我倆到外地公幹,就會買一隻回來給妳留念。你還記得Dutches那頭啡色可愛的小馬嗎?

只是除了毛公仔,有關玩具的記憶都很模糊。只記得吃過飯後跟你一同繞著餐桌玩唱游,發燒初愈時玩的擲紙球,還有跟你到海灘堆沙堡,到岩石旁抓螃蟹等等,都不是一些花錢的玩意。

我還記得當時定了一個規矩:就是家中沒有電腦遊戲。你曾多次哀求,說為何不買一副X天堂回家一起玩,我的回應是:「一星期一次到表哥家玩就夠了!」不知道這樣的「堅持」,會否讓你感覺難受。希望你明白老媽的苦心,就是不想你的心思意念被電玩擄去。見到你最近跟老公在家買了一副電玩回來,玩得不亦樂乎。你終於找到一個陪你玩的人了,是嗎?

最近跟爸爸逛了一陣玩具城,看到琳琅滿目的玩具,大人的,小孩的,BB玩的都有。但我們仍然深信,即使玩具多好玩,都不能取代父母跟孩子玩耍的時間。畢竟,玩具不是用來「打發」孩子時間,而是用來締造親子快樂時光的工具啊!

何凝:玩具

小時候跟你們逛街時,總會在玩具店門口看到小朋友哭著大叫,嚷著要買玩具。可是,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在我身上,除了因為我對每個玩具有著深厚的感情,也因著有你們陪我玩,讓每天即使看著一樣的玩具,都會有新的玩法。家裡的毛公仔,除了會上演舞臺劇,還會和「台下觀眾」(也就是我)有互動,還會一起逛街,和街上或店裡的「朋友」聊天。

唯一一個我很想要卻沒得到的玩具,就是電子遊戲。每逢週末到表哥家,他總會和我一起玩不同的遊戲,有籃球的,有戰國時代的,有賽車的,讓我想擁有一台,那我就可以在家裡玩了。可是,妳總會說:「來跟表哥玩就好啦,我們不需要擁有的。」說真的,那時的我是多麼希望有一天,當你下班的時候,會帶著一盒X天堂回家,可是那沒有發生。

202511_玩耍與玩具

到現在長大了,跟老公終於買了一台回家。剛開始的時候,我是很期待的,想著回家就可以玩了。可是,有幾次當我一個人在家時,電玩打了十分鐘,就會做別的事。那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我喜歡玩,不是因著遊戲,而是有人陪著玩。所以,重要的不是玩具,而是家人朋友的互動。

現今世代的孩子,好像都只會玩手機程式中的遊戲,玩具漸漸失去了它的地位。不論是餐廳,還是地鐵上,少了孩子的笑聲,多了大大小小的「低頭族」,各人拿著自己的手機,大的在看新聞,小的在打電動。手機遊戲大多是個人遊戲,只是和早編寫好的程式在「互動」罷了,少了一份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若可以,不防放下手機,拿出一隻布偶或機械人,帶孩子回到那充滿幻想、童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