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023

分類
家長園地

對孩子發怒前 家長先反問自己這3個問題

撰文:明愛康復服務臨床心理學家余國婷

有些家長性格可能比較衝動,甚至習慣將問題歸咎於孩子身上,例如孩子不聽話、故意激怒家長或頑皮等。而當孩子做不到自己要求時會對孩子發怒,但這樣會令孩子逐漸疏遠父母,長遠下來會破壞親子關係。

父母的性格、原生家庭及在不途徑學習的育兒方法,都會影響親子的相處模式及親子關係。而大人想法本身都會影響大人的心情,如果大人發現自己與小朋友相處,經常出現衝突,影響了親子關係,我們可以向自己反問3個問題:

1.有否其他可能性

假如孩子不能按照父母要求完全功課,父母的第一想法大多是孩子只顧玩樂而不做功課,但真正原因可能是他們不懂得做,需要家長的指導,如果家長把先入為主的想法當作事實,可能就會忽略孩子的需要和困難,破壞親子關係。

2.自己的想法有否被證實

有些家長常常說孩子是「故意惹怒他」,然後把孩子的行為看作是孩子不聽話,但可能孩子做出行為的原因只是不小心,但父母就被主觀感覺影響誤會了孩子。

3.自己的想法對目標有幫助嗎?

如果家長的目標是希望修補親子關係,但自己經常抱持孩子是「故意和自己作對」的想法,這種想法對自己的目標真的有幫助嗎?家長可以嘗試找一些比較現實、有理據的想法,才能幫助自己達到目標。

分類
家長園地

完美主義的小朋友

撰文:許龍杰醫生

 

很多家長都埋怨自己的孩子,處事粗心大意,做功課亂七八糟。但假如孩子太細心認真,甚至是完美主義,也不一定是好事。

 

不少2 至 3 歲的小朋友,都愛玩車,特別是男孩子。可是,有些男孩子不喜歡把玩具車推來推去,只喜歡把很多玩具車排成一條直線,或把相同顏色和形狀的車子推在一起。他們不能忍受當中有一兩架車子排得不整齊,或者不能分類,硬是要一式一樣的工整完美。這類孩子多數思維慎密,但性格卻固執僵化,很可能是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 ASD)。

 

到了小學時,小朋友開始讀書寫字,一些很認真勤力的學生,看看他們的練習簿,會發覺他們的字體很娟秀,一筆一劃就像電腦打印般正規工整。但當仔細看他們寫字,會發現他們下筆力度很深,連筆墨都印在下一頁上;即使只要一隻字寫錯了,就全部擦掉,從頭再寫 ─ 這可能有一點「強迫型特性」(Obsessive trait)。當成長至青少年時,甚至會有重複洗手、長時間洗澡或不斷檢查物件等「強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 OCD) 徵狀,嚴重的更會影響日常生活和社交,需要延醫診治。

完美主義的傾向通常都源於焦慮 (Anxiety),患者的思想往往傾向災難性,即使是一些中性事物,在焦慮的小朋友眼中往往都變得很嚴重。例如在功課中寫錯了一個字,小朋友就會想,這會不會被老師責罵,被扣分,然後成績變差呢?愈想愈壞,愈壞就愈想,最後唯有強迫自己做得完美一點,結果就活得很辛苦。

 

追求完美的小朋友,生活也過得特別累,長此下去,人也會變得不開心甚至抑鬱 (Depression)。所以,當看見小孩子變得愈來愈認真時,家長不要以為他們只是長大了、成熟了或生性了,而忽視當中的情緒病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