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025

分類
家長園地

甚麼飲品才是健康?

撰文:營養學家及運動教練楊曉澄

 

小朋友當然喜愛以冰凍的飲品解暑,但你們會否擔心飲品隱藏的糖分過多,從而影響健康呢?

 

留意包裝飲品營養標籤

當你選擇預先包裝的飲品,緊記留意一下它的營養標籤。首先,果汁味與果茶類等紙包裝飲品,熱量主要來自其糖分。要合乎低糖的標準,以每 100 毫升的飲品為例,少於 5 克糖分可以被界定為低糖的選擇。

 

天然果汁飲品一定好?

也許你認為天然果汁會比一般紙包裝飲品更好,但原來很多天然果汁飲品,是由濃縮果汁加入糖分混合而成,與鮮榨果汁是截然不同的產品。某些天然果汁會聲稱產品沒有額外添加糖分,令人錯覺沒有糖分在內,對身體更有益處,然而果汁本身所提供的糖分亦不少,所以千萬別以為果汁可代替水分。

究竟多少糖分攝取才算恰當?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將每天的糖分攝取量下調,成年人日服逾 6 茶匙即過量﹗以一杯 240 毫升的天然果汁作例子,內含的糖分原來已經有 20 克,即 5 茶匙的糖分。喝一杯已接近一天攝取糖分的上限。

 

如何才可以飲得健康?

鮮榨果汁可能是較好的選擇,但也要限制每天飲用的份量,需知道一杯鮮榨果汁動輒用上 3 至 4個水果,以 80 毫升代替 1 份水果計算,每天最多飲用 2/ 3杯果汁已經足夠,更理想的做法是將果肉一併「攪拌」,,膳食纖維就不會被隔開,既能促進腸道蠕動,亦可增加飽腹感。

 

每天應喝多少水分才足夠呢?

每天應喝多少水分才足夠呢? 除了清水、果汁、茶或咖啡,湯水亦可計算入內。
根據 Institute of Medicine 的建議,健康男士一天喝 3 公升(大概 12 杯水),
而健康女士一天喝 2.2 公升(大概 9 杯水)便算足夠。其實老生常談的一天 8 杯水,差距不大,但要提醒自己每天定時定量飲用,身體才可真正吸收到水分。

分類
家長園地

做一個多表情、姿勢的父母

撰文:GLP 全力愛創辦人兼義務總幹事林何佩儀

 

孩子在 6 個多月大的時候牙牙學語,不停地發出聲音和單字,還喜歡玩有聲音的玩具。但他們在未學會說話前,其實已懂得用啼哭、聲音、面部表情、手勢或身體語言來與身邊的人溝通。事實上,幼兒是先學習以表情和手勢與人溝通,接著學習口語溝通,最後便學習以文字溝通。因此,準確認知他人的表情,有助於判斷他人的情緒和態度,從而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情緒及社交能力的發展。而父母的面部表情、動作和姿勢,往往都是最吸引孩子的。

孩子會對父母的表情和情緒,作出觀察和反應。例如溫柔的表情可使他們放心與你溝通、微笑能加強孩子表達的信心、當父母點頭示意則表示接納。透過這些發展,使幼兒逐漸了解、學會和關心人的情感。而表達情緒的身體部位各有不同,可以把表情分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語言表情三種。

要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家長有幾方面需要注意:

  1. 當孩子還未能清楚看到父母的表情,建議可多用行動替代說話來回應,例如抱緊他、親親他、撥動他的頭髮,或者輕輕撫摸他的臉蛋,這些都是說話以外的另一種是語言溝通的重要方式。
  1. 父母若能落實在生活中,扮演一個有童心和多表情的父母,這樣孩子就能從父母的面部表情上,學會豐富的情感和表達技巧,將來必定一生受用不盡。
  2. 不少親子相處型態是「不互動」- 雖然在一起,但沒有眼神接觸、對話、交換訊息或動作,更沒有分享情緒,因為大家都在看電視、電腦和手機,或各做各的事情。眼神接觸可訓練專注力,所以常用關心的眼神注視對方,聆聽對方分享,是良好的溝通條件之一。
  1. 營造清靜簡單的環境,有助孩子集中精神,當他們清楚看到你的表情,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全面溝通。所以,當溝通時適宜關掉發聲的物品,包括電視機、平板電腦,或拿走他心愛的玩具。

 

父母在孩子成長的路途上,願意給予無條件的愛和充足的溝通空間,讓孩子覺得被接受時,他們方能破繭而出。孩子都喜歡父母欣賞自己,所以鼓勵的效果往往比較大,無論眼神還是說話,都可以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