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023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與孩子的情感語言

撰文:家庭動力兒童遊戲治療師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李慧芝

在我們的成長經驗中,我們都甚少被教育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校和社會均著重培育兒童的認知、分析和解難能力等,所以我們大多習慣討論事情和觀點,很少直接用說話來表達情感。即使家人之間的交流和對話,我們也不習慣分享彼此內心的感受。

有家長會問,我以行動(例如擁抱、親吻孩子)來表達對孩子的關懷,不已經足夠了嗎?父母有必要用言語肯定和回應孩子的感受及需要嗎?

父母以行動表達對孩子的愛當然重要,但父母對子女的同理回應,能夠更具體和切實地讓孩子體會到,父母是明白和接納他們的想法和感受。這不但能強化親子關係,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子女亦能從中學習如何以語言表達情感和需要,有助減少孩子以不良行為表達內心困擾。

事實上,情感的語言的確不是我們日常習慣的語言,很多父母都擔心,假如肯定和同理回應孩子的負面情緒,可能會縱容和加劇孩子的不良行為。例如當孩子因失去心愛物件而感到傷心時,父母都會害怕重提事件,會觸及孩子傷心的感受。父母或許會對孩子說:「不要緊,玩別的便是了!」、「試試看能否買另一個代替吧。」父母都希望透過解決孩子的問題,安撫他們的情緒。

然而,這樣孩子不但無法從父母的回應中,學習如何接觸和了解自己的感受,並有效調節自己負面的情緒,更沒有機會從挫敗中汲取經驗,建立責任感。

雖然現時有很方便的電視新聞,好像不需要自己閱讀,聽電視新聞似乎更方便。但實際上閱讀報紙除了得知新聞時事,更能不斷鍛鍊處理文字的能力,而且閱讀報紙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報紙可說是社會大學的教科書,是每個人「做到老,學到老」的不二法則。假如父母可以設身處地,從孩子的角度了解他們的經驗,並嘗試說出他們的感受,即使簡單一句「我想,你失去了你最心愛的物件,你一定很傷心、難過。」這對於孩子而言,已經給予他們最有力的支持和安慰,使他們更有信心和勇氣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分類
家長園地

畫畫窺探孩子內心世界

撰文:心啟晴專業輔導學院
   心理治療師 李偉堂

繪畫可以給予我們抒發感受的空間,作者利用畫筆創作,以另一種語言和自己對話,從中安撫個人情緒或獲得領悟,解開個人的心結。

常為小事而哭

回想過去的兒童輔導中,有父母來求助,他們不明白為何兒子小明常為一些小事而哭,例如遲了看電視、遲了吃晚飯、爸爸晚了回家等,他們和小明提及情況,但就是不明所以,對他們造成困擾。於是筆者建議為小明進行一次畫畫評估,了解小明心目中的成長環境,或可了解小明愛哭的緣故。

畫畫洞悉愛哭因由

小明畫了一幅「家庭的故事」,他一邊繪畫,一邊道出心中感受,父母整天忙著工作,令他很多時候獨自在家中玩耍。當父母回家後,小明很想和他們玩,但爸爸很快顯得不耐煩。在小明心中,爸爸好像經常發怒;每當媽媽看到這種情況,便會和爸爸吵起來。在小明眼中,媽媽和爸爸吵起來時,媽媽總是一臉難過。在小明心中,他知道父母都是疼愛自己,但當他看到爸爸發怒及媽媽傷心是因他而起時,他便感到難過。

從畫畫窺探內心世界

後來,筆者再次會晤小明的父母,他們從沒想過,在小明面前的爭吵,原來深深的刻在兒子心中。另外,爸爸亦發現工作後的疲倦狀態影響親子互動的質素。為此,筆者教爸爸一些放鬆的方法,並建議在家中設立一個「冷靜區」,給大家一個空間舒緩個人情緒,而父母亦承諾避免在小明面前爭吵。

一個月後,小明沒有再為一些小事而哭,親子關係比從前融洽。繪畫可以反映兒童內心的世界觀。在創作過程中,兒童有意無意投射內心的一面,讓我們可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更有效地協助他們健康成長。

分類
最新消息

2023年1至2月份溫馨提示

1) 2/1 元旦日翌日假期

2) 6/1 K3 「粵劇全接觸」活動

3) 9/1 K1 佐敦谷公園

4) 19/1 新春慶祝會

5) 20/1-27/1 農曆新年假期

6) 1/2 下學期開課

7) 11/2 家長日

8) 24/2 1月、2月份生日會